发布时间:2021-05-20 浏览量:4792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。为充分利用历史影像资源,发挥我馆宣传推介东莞城市形象的窗口作用,5月16日,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、东莞展览馆、东莞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《回·嘉——文献影像中的东莞城市记忆》胡克嘉摄影研讨会在东莞展览馆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摄影界、新闻界、评论界的嘉宾20多人参加了会议,研讨《回·嘉——文献影像中的东莞城市记忆》的书籍编辑及同名展览的策展。
胡克嘉,中共党员,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、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、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、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。
《回·嘉——文献影像中的东莞城市记忆》是胡克嘉自1982年从事摄影以来的摄影文献叙事和1991年调入东莞工作后所拍摄东莞城市变迁的文献影像作品集,以个人经历和摄影文献叙事的方式呈现人与时代、人与社会、人与城市的关系。分为“摄影文献叙事”和“东莞城市影像记忆”两个部分,前者主要是个人的摄影经历文献包括照片、手稿、笔记、证书、文章和实物等;后者主要以时间轴线,以影像为载体,集中反映从1991年至2021年东莞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变迁,直观呈现东莞的城市发展,全书共计6万字,200余幅图片。同名展览和新书首发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东莞展览馆同步推出。
研讨会上,各界嘉宾对《回·嘉——文献影像中的东莞城市记忆》在文献学、社会学、影像学方面的学术意义提供了建议及思考方向。
部分嘉宾观点:
从生活体验到影像记录,从审视式观照到介入化展现,胡克嘉的本次梳理、传播与捐赠行动,从表面看是对自己摄影从业生涯的一次阶段性小结,是用摄影的方式向一座城市倾诉,向一个时代来致意……不仅留下了数十年来摄影观看的诸多宝贵画面,成为历史风云中特定空间里个性化视角下的图证,而且留下了与自己摄影经历相关的诸多物证,这些物证中藏着的丰富信息,展现一名普通的奋斗者和建设者心路历程,从而实现为时代写真,为历史留影的个人贡献。可以说,胡克嘉为我们提供的是一名摄影家与一座城市关系的别致样本。
——《中国摄影报》副总编 柴选
胡克嘉的东莞城市记忆影像,以城市发展为轴线,以市民生活为原点,为城市档案提供了重要的物源。胡克嘉《回·嘉》摄影系列三部曲:《城》一座城市的文献影像;《人》一群人物的人文纪实;《影》一段光影的视觉悟语,实现了他的影像理想。胡克嘉说这是他人生所做的“一座城市的文献影像;一个社会的人文纪实;一缕艺术的摄影灵性。”
——中国摄影“金像奖”获得者、《中国摄影报》专栏评论家 黄一鸣
胡克嘉以个人摄影的经历文献:照片、手稿、笔记、证书、文章和实物等,看起来似乎是很私人的履历档案,但经如此构建而成为“摄影文献叙事”的组成部分,通过系统的整理、编排,做公开的展出,就已经超脱了个人文本的意义,上升、进入到讲述个人与时代、与社会同步发展关系的宏大主题,具有了公共性的范本意义,亦就有了当代艺术的意味。
——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吴吕明
我们从胡克嘉镜头里看到的并不是具体的描述与物象,而是一个个坐标,和一个个视角,这些坐标指示或限定我们要观察的时间和空间。其中,胡克嘉用心与用力最多的是东莞的镜像,集中呈现从1991年至2021年东莞城市中心区的变迁。有了这样的镜像作为基座,我们才有访问和了解这座城市现今生活的依据。所以,胡克嘉个人的摄影叙事是作者观察的角度,是关于这个时代,这片土地,这座城市的认知、思索与叙事。
——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、东莞评论家协会主席 田根胜
© 版权所有:
东莞展览馆 内部办公OA
技术支持:蕃茄网络
网站地图
备案号:粤ICP备12051730号
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482号